![]() |
來法國,怎能錯過可麗餅 : ) |
沒錯,我立志做盡一切觀光客會做的事!
雖然這樣好像有點"矬",但人家就真的只是個貪吃貪玩的觀光客咩,哈哈哈!
近年來,巴黎有間可麗餅店被封為"巴黎最好吃的可麗餅店" (又是個繞口令)
娃~多麼神氣的頭銜啊!不去吃一下不行......確定方位,出發!
巴黎最好吃的可麗餅店,就是這間位於瑪黑區、老闆娘是日本人、
全部使用有機食材的Breizh Café。
我們下午兩點到,人家這麼紅,當然沒位子啦,
幸好服務生很友善(而且頗帥喔呵呵)請我們三點再來。
等待的時間就在附近亂晃,還不小心手滑買了個Cath Kidston的馬克杯......
馬克杯是很可愛啦,
但其實我自己也覺得跑來巴黎買個英國血統的杯子有點彆扭,噗!
只是話說回來,瑪黑區的店鋪雖然都很美,
當中更有許多優雅的法式設計品牌,
但她們都好貴唷......
不知道這是法國女人在衣飾上的普通投資水準,還是這些店真的比較高貴呢?
一個小時很快就晃過去。回到Breizh Café又等了十來分鐘,才被領進店內。
![]() |
開放式的廚房和吧檯。 據我觀察,吧檯前的女子應該是獨自旅行中的旅人喔。 |
在臺灣,可麗餅經常是捲成筒狀的脆餅(最著名者如阿諾可麗餅)
不過正統的法式可麗餅其實是軟的,而且需用刀叉就著餐盤吃。
另外,臺灣的可麗餅不論甜的鹹的都叫"可麗餅",
但回到可麗餅的原鄉,我們發現甜的才叫crêpe,是用小麥麵粉做的餅皮,
而鹹食叫做galette,原料是蕎麥粉或黑麥粉。
我們點了兩個galette,兩個crêpe。
這篇文章的首圖就是galette,分別是火腿蘑菇歐姆蛋口味,和奶油原味。
前者用料豐富,加上香香的餅皮,當然是很好吃的啦!
奇妙的是,餅皮雖然不硬脆,卻也沒因為包裹餡料而變得溼濡軟爛呢。
![]() |
用料豐富的galette。 |
至於奶油原味......我只能說,
他們所選用的柏迪耶奶油
(Le Beurre Bordier)
果真是品質精純的奶油名品,
輕盈明亮、香滑順口,好好吃呀!
但整塊galette徹頭徹尾只搭兩小塊奶油吃,
就略顯單調了。
話雖如此,柏迪耶奶油的美味確實令人難忘,
為此我還特地向他們買了一塊奶油
準備帶回瑞典,只是最後卻耍白痴,
被我遺忘在民宿的冰箱裡了嗚嗚嗚......
(關於民宿之後再寫)
然後輪到甜口味的crêpe。
因為是用小麥麵粉做的,所以crêpe顏色比較淺,
表面比較平滑、孔洞比較細小(但這一點我不確定跟麵粉有沒有關係)
我們點了焦糖洋梨佐香草冰淇淋,和homemade蘋果泥口味。
![]() |
有長頸鹿花紋的crêpe。 |
離鏡頭近的這個很明顯是焦糖洋梨口味,滋味就如預期的和諧。
另一個就是蘋果口味,
蘋果泥平鋪在餅皮裡,表面灑了糖粒,是比較樸實的風味。
兩個crêpe都蠻好吃的,口味上都偏清淡,和一般歐洲人嗜甜的風格很不同。
可麗餅來自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地區,
傳統上,吃可麗餅要配蘋果酒(cidre)
Breizh Café提供許多不同種類的蘋果酒,看得我們眼花撩亂呀!
只好隨意點了個看似"店家推薦"的品項(因為它被特別框起來 :P)
一杯好像是3€吧。
多人共享的話,則可以點一瓶、甚至一大壺,喝個痛快~
蘋果酒的酒精含量不高,果味倒很濃,加上細細的氣泡,很好喝喔♡
不過我的酒量一向很差(但我要強調本人酒品極佳,從不借酒裝瘋哈哈!)
才喝半杯臉就紅了、頭也暈了,這小小一杯竟是喝不完呢!
這一頓吃下來,看似輕食,
對食量不大的我們來說卻根本是飽餐呀!
在外食昂貴的巴黎,偶爾來點清淡路線,如法國庶民飲食文化代表可麗餅,
既可換換口味,又能減輕負擔(體重+荷包)也不失為好選擇呢。
最後的最後,
如果問我:Breizh Café 真的能夠稱得上是"巴黎最好吃的可麗餅店"嗎?
欸......老實說我還真不知該如何回答耶,
因為我其實也沒吃過太多巴黎其他地方賣的可麗餅呀!
問周先生更不準,因為他本身對可麗餅並無偏愛。
我只能說:是不是"最好吃"我不知道,但是"好吃"沒錯唷 ^_____^
(而且有機食材,感覺好像比較安心健康齁 :D)
Breizh Café
www.breizhcafe.com
109 rue Vieille du Temple, 75003
01-42-72-13-77
**本次消費金額參考:約30€
01-42-72-13-77
**本次消費金額參考:約30€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歡迎來聊天♡ 但請留下芳名或暱稱,不要匿名屑屑你!